初学者电台S2E6 做杂志的秘诀:把每期都当作最后一期
Manage episode 437309111 series 2630735
本期嘉宾
爱米 | 「Be Water Journal水象」视觉文化平台创办人及编辑、资深杂志人、小众杂志评荐者。2004年入行杂志业,曾于《城市画报》、《Neway华夏》杂志担任编辑、记者;曾参与创立自出版视觉杂志《TOO》及女性创作杂志《after17》。
邱正 | 设计咨询研究工作室“DEMO”联合创始人。曾任中国创意生活方式杂志《新视线》副主编,创意生活方式平台“良仓”业务拓展总监和媒体内容总监,艺术生活方式品牌“稀奇艺术”市场总监,设计策展人,设计品藏家。
本期梗概
[01:38] 《Be Water Journal水象》和《DEMO》的新刊
[08:05] 独立杂志之“独立”?
[11:28] 出刊频率的快与慢
DEMO:“不是我们快,只是时间过得快而已。”
水象:“如果焦虑有用的话,我每天都焦虑。”
[15:15] 佛系做杂志是个伪命题
像植物一样不紧不慢地生长?——“可就算是农夫种地,也需要按时间去撒种子啊!”
[16:57] 从生活中长出来的选题是更有机、更有生命力的
[21:30] 从固定框架中出走,生活不应该被美食、旅行、车、数码、手表给方式掉
[23:35] 纪录片式的采访,不可控性与可遇不可求的巧合都是珍贵的
[27:58] 与其说是“读者定位”,不如说是个自然聚集的过程:通过杂志传递的价值观、风格,吸引来同质的人
[32:11] 世界上不是只有大众媒体,被大众媒体“淘汰”的方式,仍有它存在的意义
[38:00] 版式设计的尝试:拒接“设计感”/纸张实验
[41:13] 现在的商业可能缺乏一些想象力,但不要粗暴地和商业二元对立
[43:51] 与合作品牌之间的关系:其实品牌的思路也在变化
[47:00] 所谓的“坑”其实是不同环节的角色之间磨合、共同成长的机会
[52:21] 老老实实地做一本朴实杂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多样化的形态从何而来?
[58:50] 数字媒体降低了做内容的门槛,用一个技术性的工具降低了这件事本身的技术性,而一本实体杂志的诞生需要整个行业去支撑
[1:01:30] 分享、推荐环节:国内外的独立杂志
[1:08:30] 给个体、小团体们的一些建议
本期主持:
赵阿萌 周玥 陈家心
后期剪辑&编辑:
周玥 陈家心
播客中提到的杂志:
《after17》
《生活手帖》
《The Plant Journal》
《Hole&Corner》
《MacGuffin》
《INTO》
《homeland家园》
《Emergence Magazine》
《FLANEUR》
《Dirty Furniture》
73 פרקי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