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86 愛馬仕大地淡香水:揭秘「嗅覺史詩」背後的極簡哲學、燧石幻象與持香度爭議
Manage episode 511280024 series 3678267
愛馬仕大地淡香水:連結天與地的嗅覺史詩
這是一陣乾燥的風,挾帶著被閃電擊中後、從濕潤土壤中翻出的苦橙與礦石氣息。
愛馬仕大地淡香水(Terre d'Hermès Eau de Toilette)不僅僅是一瓶香水;它是一份宣言,一個自2006年問世以來便重新定義了現代男性香水輪廓的嗅覺里程碑 。在那個充斥著侵略性、傳統氣息的男性香水市場中,大地的出現猶如一股清流,它摒棄了喧囂,轉而探索一種更具智性、更貼近本源的氣味哲學 。這款香水由當時的愛馬仕專屬調香師 Jean-Claude Ellena 精心打造,其核心理念是敘述人與土地、自然及五行元素之間謙遜而和諧的交流,旨在將人與其本源及創造力連結起來 。它被描述為一種「元素的鍊金術力量」,一瓶介於「天與地之間」的香水,一場充滿力量與詩意的旅程 。要真正理解愛馬仕大地,就必須深入其創作者的願景,解構其獨特的嗅覺地景,欣賞其充滿象徵意義的設計,並參與它在過去十多年間所激發的熱烈對話。
鍊金術士的願景:Jean-Claude Ellena 的哲學
愛馬仕大地淡香水的靈魂,深植於其創作者 Jean-Claude Ellena 獨樹一幟的藝術哲學之中。這款香水並非迎合市場趨勢的產物,而是 Ellena 個人表達與自然親密連結的體現 。他的風格以極簡優雅著稱,擅長運用有限的原料創造出「嗅覺的幻象」,其創作手法被譽為如水彩畫般輕盈、如室內樂般靜謐的「流暢的氣味書寫」,旨在直接而有效地溝通,而非以複雜性壓倒感官 。
這款香水的創作靈感,源自法國作家 Jean Giono 的小說,Ellena 稱讚 Giono 為「一個熱愛自然豐饒之人」。受此啟發,Ellena 決定創造一款「垂直香調」的作品,專注於植物與礦物的氣息,試圖捕捉「躺在地上,凝望天空」的感受,一種回歸本源的體驗 。
Ellena 最具革命性的決定之一,是有意地排除了麝香的使用。他明確指出:「麝香會在皮膚上形成一層面具」。這個選擇遠不止於追求簡潔。在傳統香水學中,麝香常作為定香劑,提供一種普世的、溫暖舒適的基底,如同為香水鋪上一層「安全網」。Ellena 毅然撤去這層面具,是為了讓香水中其他更為鮮明、甚至有些赤裸的香調——如柑橘、胡椒、香根草——直接與穿戴者獨特的皮膚溫度和油脂進行對話。這一技術性的抉擇,直接導致了其市場上極端分化的評價。那些「骯髒的橘子」或「腐爛的橙皮」之類的批評 ,以及關於其持香表現天差地遠的報告 ,並非產品的缺陷,而恰恰是 Ellena 哲學意圖的體現。這款香水被設計成高度個人化的,因此,它在不同人身上的「不一致性」本身,就是其最核心的特徵。
解構地景:一場嗅覺之旅
愛馬仕大地的氣味結構並非傳統的金字塔,而更像一幅垂直展開的風景畫。它引領使用者踏上一場從天空到大地的嗅覺之旅,每一個階段都描繪出獨特的元素景觀。
前調:苦澀的天空
香水的開篇並非甜美多汁的柑橘果肉,而是一股銳利、帶有礦石感的葡萄柚,以及一種接近果皮的、略帶苦澀甚至被形容為「骯髒」的橙香 。這就是標誌性的「愛馬仕橙」,在品牌其他作品中亦有跡可循 。這股氣息明亮卻不輕浮,從一開始就預示著一股深沉的、來自大地的力量正在潛伏 。
中調:燧石的火花
隨著前調的柑橘氣息逐漸沉靜,香水的核心——著名的「燧石」香調便浮現出來 。這道礦物的火花,由辛辣的黑胡椒和帶有綠意及微弱花香的天竺葵(Pelargonium)共同激發並放大 。有趣的是,胡椒的辛辣感在空氣中形成的香跡(sillage)裡比近聞皮膚時更為明顯,創造出一種動態的、充滿活力的氣場 。
基調:穩固的大地
最終,香水沉澱至其根基,也就是「大地」(Terre)本身。這是一個由乾燥、如被陽光曝曬過的雪松,以及充滿泥土氣息的香根草(Vetiver)和一絲廣藿香(Patchouli)所構成的複雜結構 。來自安息香(Benzoin)的一抹微弱的樹脂甜香,巧妙地平衡了整體的乾燥感,使其免於變得過於貧瘠 。
看不見的建築師:Iso E Super
在這幅嗅覺地景的背後,存在著一位隱形的建築師——香氛分子 $Iso E Super$。儘管官方香調表中並未列出,但許多資深使用者都能感受到其強大而「熾熱」的存在 。正是這個分子,賦予了大地香水非凡的通透感和擴散性,使其氣味如同「盤旋在穿戴者周圍,而非附著於其身」。它極有可能同時貢獻了香氣中的「礦物」與「雪松」面向 。而備受讚譽的「燧石」香調,本身並非單一原料,而是一個精妙的嗅覺幻象。這個抽象概念是通過辛辣的胡椒、銳利的葡萄柚與 $Iso E Super$ 透明的木質礦石感相互作用而共同構建的。然而,相當一部分人對 $Iso E Super$ 存在嗅覺疲勞甚至嗅覺缺失(anosmia)。這意味著,對於某些人來說,這個核心的「燧石」幻象可能微弱或不存在,導致香水感覺失衡;而對於那些對其高度敏感的人來說,它又可能顯得過於強烈或帶有「合成感」。這完美解釋了為何同一瓶香水,在一些人鼻中是礦石與土地的傑作 ,在另一些人聞來卻是刺鼻或不悅的 。大地香水的核心身份,建立在一個並非能被所有人均勻感知的分子之上。
瓶身即宣言:容器的藝術
愛馬仕大地的瓶身設計,是其整體敘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將香水的核心哲學以實體形式呈現出來。由設計師 Philippe Mouquet 操刀,其靈感源自埃米爾·愛馬仕典藏館中的一個旅行便攜裝小瓶,將品牌的旅行與工藝傳承融入現代設計之中 。
瓶身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象徵意義:
* H 形底座:厚重的玻璃瓶身穩立於一個橘色的H形底座之上,這既是品牌標識,也象徵著香水在土地上留下其「鮮明的足跡」。
* 反光金屬肩:瓶肩上的金屬片覆層,其設計意在「映照著天空的光影流轉」,與H形底座共同完成了「天與地」的二元對應,完美呼應香水的核心概念 。
* 馬鞍釘細節:瓶蓋上點綴著愛馬仕標誌性的「馬鞍釘」(Clou de Selle),這是對品牌馬具製作根源的致敬。輕旋瓶蓋即可露出噴嘴的巧妙機關,再次彰顯了品牌對於優雅與實用功能相結合的設計追求 。
這個瓶子不僅僅是為了被觀看,更是為了被觸摸和使用。厚重玻璃的質感、金屬的冰涼觸感、旋開瓶蓋時清脆的聲響,都將日常的用香行為轉化為一種微小的儀式。它在第一滴香水噴灑之前,就已經通過觸覺講述了關於工藝、傳承與元素連結的故事,實現了全方位的奢侈品體驗。
空氣中的迴響:文化足跡與穿戴體驗
從創作者的意圖轉向公眾的接受,愛馬仕大地在其生命週期中引發了豐富而矛盾的迴響。它被公認為「現代經典的傑作」和愛馬仕的「支柱香水」,是 Ellena 調香生涯的桂冠之作 。
然而,它也是一把雙面刃。其獨特的氣味「劃分了公眾的意見」。儘管被譽為大師之作,但「沾滿泥土的腐爛橙子」之類的負面評價也時有所聞,其充滿挑戰性、毫不甜美的個性顯然不適合所有人 。其極具辨識度的香跡,使其成為許多人的標誌性氣味,但也正因如此,它變得「極度熟悉」。有評論形容其氣味「固執」,擴散力強到有時在另一個房間都能聞到 ,這也導致了「要麼愛不釋手,要麼厭倦至極」的兩極分化。
關於其持香表現的爭議則更為激烈,形成了一個悖論。一方面,無數評論盛讚其「良好的持香度」,能夠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在靜置熟陳後可達12小時 。另一方面,同樣多的使用者抱怨其「表現疲軟」、「持香令人失望」,甚至在3小時後就幾乎消失 。
這種極端的矛盾,僅用「個人膚質差異」難以完全解釋。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指向兩個現象。首先,如前所述,香水中高含量的 $Iso E Super$ 極易引發嗅覺疲勞。穿戴者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對其變得「嗅覺麻木」,誤以為香味已經消失,而周圍的人卻仍能清晰聞到其強大的香跡。這解釋了「貼膚」 與「擴散力驚人」 這兩種截然相反的體驗。其次,自2006年至今,這款暢銷香水很可能經歷了未公開的配方調整。這是香水行業的普遍做法,原因可能涉及原料(如橡木苔或某些柑橘)的法規限制、成本或供應鏈變化。許多香水愛好者感嘆「舊版的配方好得驚人」,而新版則「一下子就沒味了」,這正是香水社群中對配方改版察覺的典型證據。因此,這場關於表現的爭論,是 Ellena 最初以皮膚為中心的設計理念、特定化學分子的嗅覺特性以及長期工業生產的現實,三者複雜交互作用的結果。
密度的對話:淡香水與香精的較量
對愛馬仕大地淡香水(EDT)與其2009年推出的香精(Parfum)進行比較,是一項關鍵的分析。這並非簡單的濃度高低之辨,而是對同一核心理念下兩種不同藝術詮釋的深入研究。兩者都出自 Ellena 之手,擁有可辨識的家族基因 ,但許多使用者認為它們是「截然不同的氣味」。
淡香水(Eau de Toilette)的角色研究
* 氣味輪廓:更明亮、更銳利,開場更具衝擊力 。葡萄柚的氣息比橙子更為突出 。標誌性的「骯髒、泥土感的橙子與香根草組合」是其靈魂 。它被認為更有「個性」,層次感更豐富,香調的衝擊力更強 。
* 體驗與表現:初始擴散力更強,能創造出一個更大、更易被察覺的氣場 。一個有趣的悖論是,許多使用者和測試都表明,EDT的持香和香跡反而優於Parfum版本,有實驗顯示EDT在試香紙上放置3天後依然「非常強勁」,而Parfum已變得微弱 。作為「原版」,它至今仍是許多人的首選 。
香精(Parfum)的角色研究
* 氣味輪廓:更順滑、更溫暖、更濃郁,整體感覺更為「精煉」。橙子的氣息壓過了葡萄柚,由於廣藿香的減少,其「泥土感」有所收斂 。燧石的氣息更帶煙燻感,而橡木苔和安息香的加入使其整體木質和樹脂感更為厚重 。
* 體驗與表現:氣味更貼近皮膚,創造出一種更個人化、更內省的氛圍 。雖然擴散較為溫和,但許多人發現其在皮膚上的持久度更佳,可達8至10小時 。它被形容為更具「沉思感和成熟氣質」。
一個來自使用者的生動比喻恰當地捕捉了兩者的差異:EDT像是置身於一片乾燥的田野,掉落的橙子與泥土的氣息混合在一起;而Parfum則像是身處一座潮濕的熱帶雨林,空氣中充滿了更多的綠意、苔蘚覆蓋的岩石和濕潤的水氣 。
對EDT或Parfum的強烈偏好,其背後反映的或許是對兩種不同男性氣質原型的選擇。EDT以其開闊的氣場和粗獷的元素感,代表了一種更外放、更具探索精神的形象。而Parfum以其內斂精緻、沉靜自信的氣息,則體現了一種更內省、更穩重的特質。這場爭論之所以如此激烈,或許是因為人們在捍衛的不僅僅是一種氣味,更是一種與自我認同相契合的嗅覺敘事。
擴張的疆域:傳承與大地的未來
將2006年的原版淡香水置於其不斷演變的家族譜系中,更能彰顯其開創性的天才。後續的衍生作品(flankers)並非對原作的取代,而是對其某個特定面向的深入探索,每一次的變奏都反過來印證了原版DNA的強大與完整。
* Eau Intense Vétiver(馥郁香根草):由新任調香師 Christine Nagel 創作,此版本放大了原作中泥土和木質的香根草基調,使其更為深沉馥郁 。
* Eau Givrée(雪松):同樣出自 Nagel 之手,這個版本則分離並「冰凍」了原作的柑橘與礦石開場,創造出一個「霜凍」般清冽的版本,更為清新易穿 。
* 一個新的方向:最新的2025年香精濃郁版(Parfum Intense)引入了咖啡和甘草等全新香調 ,這標誌著在 Christine Nagel 的主導下,大地系列可能正朝著一個與原版DNA顯著不同的方向發展。一些使用者已認為它更像一款「全新的香水」,而非衍生品 。
愛馬仕大地淡香水不朽的傳奇,不僅在於其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更在於其藝術上的完整與堅定。它至今仍是一款充滿挑戰性、深刻且高度個人化的香水。圍繞著它展開的各種衍生版本、無盡的爭論和多元的評價,非但沒有削弱其地位,反而共同證明了 Jean-Claude Ellena 最初那個關於天、地以及屹立於兩者之間的男人的願景,是何等的毫不妥協且力量強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06 פרקי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