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霖時間】美中貿易談判解析
סדרה בארכיון ("עדכון לא פעיל" status)
When? This feed was archived on July 19, 2025 03:27 (). Last successful fetch was on June 16, 2025 13:37 ()
Why? עדכון לא פעיל status. השרתים שלנו לא הצליחו לאחזר פודקאסט חוקי לזמן ממושך.
What now? You might be able to find a more up-to-date version using the search function. This series will no longer be checked for updates. If you believe this to be in error, please check if the publisher's feed link below is valid and contact support to request the feed be restored or if you have any other concerns about this.
Manage episode 483722795 series 2925341
主持人張正霖邀訪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助理研究員鍾志東與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陳文甲一同探討了美中關稅談判達成暫時停火協議的背景與未來走向。
鍾志東認為,目前情況好比歹戲拖棚,雙方都在試探誰先踏出關鍵一步。他指出,美中之間早已存在深層的結構性矛盾,例如貿易不公、智慧財產權侵犯及產能過剩等問題,這些並不是單靠關稅調整就可以解決。就談判策略上,川普習慣先開高價,再逐步協商以達到目標,在地緣政治上,美國已將重心轉向印太來應對中國。因此,美中之間的貿易關係應該會持續會朝向脫鈎方向發展,降低彼此對對方的貿易依賴,而台灣在這樣的情況下,應思考如何從結構性問題中尋找自身的定位與機會。
陳文甲認為,在這次美中貿易戰中,台灣意外地凸顯了自己在國際主權的重要性。回顧歷史,台灣的發展離不開美國在安全、科技、民主法治等方面的支持,但是,台灣不能只是被動的照單全收,而應該要有自己的對策。陳文甲觀察,台灣政府已積極在強化經貿談判籌碼,並與美方溝通。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川普四大意圖分析,顯示台灣正試圖理解對方策略以制定應對方案。陳文甲強調,從國際現實主義角度分析,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台灣的目標應是讓美國認知到美國不能沒有台灣,以及危機就是轉機,台灣應利用此次機會尋找產業升級的新契機,例如透過對美投資與採購來平衡貿易逆差,並且在過程中尋求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張正霖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281 פרקים